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主要与装修装饰材料和家具、室内温度和湿度、室内材料的装载度、室内换气数(空气流通量)这四个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装修装饰材料和家具:装修时使用的含甲醛污染源的装修材料(如人造板材、涂料、胶水等)的使用量及甲醛含量会直接影响室内甲醛浓度。新家具等含有甲醛污染源的数量也是决定因素之一。例如,人造板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有甲醛的胶粘剂,导致板材内部残留有甲醛,随着板材的使用和时间的推移,甲醛会逐渐从板材内部释放出来,污染室内空气。
室内温度和湿度:
温度:温度越高,甲醛挥发速度越快。当温度超过19℃后,室内温度每升高1℃,甲醛挥发速度就上升0.4倍。因此,在夏季或室内供暖时,甲醛的释放量会显著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新装修的房屋在冬季供暖后甲醛浓度容易超标的原因之一。
湿度:湿度对甲醛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板材内的脲醛胶在湿度增大、板材受潮情况下会分解成尿素和甲醛,从而增加板材内游离甲醛的含量,导致挥发至空气中的甲醛也增加。在梅雨季节或室内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甲醛的浓度往往较高。但湿度过高也可能导致甲醛被吸附在室内高比表面材料上,当室内湿度降低时,这些被吸附的甲醛会重新释放出来,进一步加剧污染。
室内材料的装载度:装载度指的是每立方米室内空间的甲醛散发材料表面积。即使装修材料相同,但每个房间的面积和使用的装修材料数量不一样,自然甲醛的释放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精装修的房间由于使用了更多的装修材料,其甲醛浓度往往高于简单装修的房间。
室内换气数(空气流通量):室内空气流通量对甲醛浓度有显著影响。通风条件好的房间,甲醛浓度相对较低。因为通风能较大程度地降低环境中甲醛的含量,家居环境通风5分钟后,就可以将甲醛降到原来浓度的1/3,而10分钟后就能够将甲醛降到原来浓度的1/9。